一、
什么是面神经炎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又称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Bell麻痹(Bell palsy),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1],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
二、
面神经炎的病因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病毒感染如潜伏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的重新激活是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也有认为该病亦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家族性面神经麻痹可能是继发于遗传性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面神经管解剖结构异常也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面神经管狭窄的患者面神经更容易受压,损害程度与面神经管狭窄的程度相关另外,气候温度的急剧变化也可能是面瘫的危险因素。
三、
面神经炎临床表现
患侧口角歪斜、讲话漏风,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进食食物时,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中,并常有口水自患侧流下。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致外溢。部分患者起病前几天可有同侧耳后、乳突区轻微疼痛,可于72 h内达到高峰。患侧眼睑闭合不能,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
面神经的不同部位损害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
①膝状神经节前损害:鼓索神经损害,舌前2/3味觉障碍;镫骨肌神经分支损害,出现听觉过敏;
②膝状神经节损害:不仅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味觉障碍,还有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称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
③茎乳孔附近病变:会出现上述周围性面瘫的体征以及耳后区压痛感。
四、
面神经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急性期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常选用泼尼松30-60mg/d,每日一次顿服,连用5天,之后于7天内逐渐停用。
(2)B族维生素: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阿昔洛韦:急性期患者可依据病情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如Hunt综合征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0.2~0.4g,每日3~5次,连服7~10日。
2.理疗:
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等
3.护眼:
戴眼罩,左氧氟沙星眼药水,保护角膜。
4.康复治疗:
恢复期针灸或电针治疗。
面神经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对于任何可能是面神经炎的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治疗面神经炎。